找到相关内容1591篇,用时3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三教会通与养生

    白佛言。我初出家,从佛入道,虽俱律仪,于,心常散乱,未获无漏。世尊教我及拘希罗,观鼻端白。我初谛观,经三七日,见鼻中气,出入如烟。身心内明,圆洞世界。遍成虚净,犹如琉璃。烟相渐息,鼻息成白。...名号号全真,寂静逍遥仔细陈” 。<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真教祖碑>说“凡立会者必以教名之者,厥有旨哉,圆融不独居一教” 。元代李道纯<全真活法>以全精气神来论全真,颇得全真内丹之旨: “全真道人,当行全...

    赖贤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3661696.html
  • 塔尔寺羌姆舞蹈的结构和特征

    提到:“密教之印,即手印、契印之义。此由十指屈伸离合,而表示其心理也,故称手印。”   手印在古印度密宗仪轨金刚舞中广泛使用,唐代翻译的密乘经典《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法》这样说:   由以...无助于问题的清晰化。   注释:  (1)李嘉诚著:《西藏佛教密宗》,今日中国出版社,1992年,第177页。  (2)陈正祥著:《中国文化理.自序》,三联书店,1983年。  (3)毒:贪、嗔、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0261822.html
  • 佛学研究方法谈

    无相密二种,有相密是说手结密印是身密,口诵真言是语密,心入本尊是意密。无相密是说一切之身业,一切之语业,念念之意业,都是密。【31】由于密相应,则“自密与他(本尊)密,彼此平等,涉入...在《密宗大意》中,黄忏华从六大、四曼、密三个方面阐述了密宗的圆   融理论。他说:“此宗以、水、火、风、空、识六法,宇宙法界之本体,诸法缘起之根源。上自三世诸佛,下逮六道众生,乃至法界诸法,无一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84261921.html
  • 禅与心灵世界

    不知了。(佛教对于梦中意识,打破了常规的时空观念,让事物破碎,分解,再重新拼装组合,还有许多深刻的研究,这里就不再涉及了。)  四,定中意识。也叫禅定意识。禅定,也叫“,金刚三昧,楞严大定。”这...念头,有五大特点,一叫不请自来,二叫自己做不了自己念头的主,叫念头是不断的,前念后念,一个连著一个,层出不穷。除非你睡著了,只要醒著,心中就有无数的念头。四念头往往不合逻辑、不合情理,出乎自己意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21262113.html
  • 白云老禅师著:唯是心理学

    ,增上至“灭”尽的境界,一切想与受,悉不起动的地步。  真如无为--从虚妄的究竟,认取诸法的实性;所谓无假即真,不缺则如;无妄而不颠到,尽显真常的如实之性。  百数现象,道说虽明,毕竟不是唯识... 法句:他俩终于结合了。  范 例:()  名相:烦恼。  法相:坐立不安。  法义:争吵,打斗,杀人。  法句:因误会而犯了大错。  范 例:(四)  名相:犯罪。  法相:监狱中的犯人。  法义...

    白云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21762117.html
  • 密教哲学的基本论题及其重要概念

    尸罗蕴,蕴般罗若。蕴解脱,蕴解脱智见,蕴之根本也。又菩提心者,即是如来十力,四无所畏,十八不共佛法之根本也。   又《佛说法集经》也说:「菩萨修一切诸法,唯是发菩提心以为根本。何以故?世尊,一切...住大元成中。此体,相,用者名为本元身」。认为空是菩提心的体,光明是菩提心的相或性,轮回诸法是菩提心的用,体相用融会贯通即是大圆满。又说自性光明内具,水,火,风,空五光,外显法,报,化妙色。五...

    吕建福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31862177.html
  • 五蕴心理学导论──佛家的觉醒和超越

    反省观察,都属禅观;一切自我心理监控和调整,都属修行。这种心理控制的状态,大分类:其一为等引,梵名摩呬多,亦称胜定,指平等即不急不缓引导自心;其二为等持,梵名,意为平等把持自心;其为...心理学角度上讲的。下述内容亦如此。  1.2 五蕴的体系  1.2.0 五蕴体系概述 心理的五蕴,是一个现象心理学结构。按佛教的传统分类,应分为类:第一,基本结构。如“本地”一词就是表达这个含义的。...

    惟海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2262479.html
  • 谈心之回归

    即万妄相,只因众生背觉合尘故。若能返妄归真,则三界如空花,只是捏目所见的乱相而已。如《楞严经》中佛慈示文殊及诸大众云:“十方如来,及大菩萨,于其自住,中,见与见缘,并所想相,如虚空华,本无所有。...可爱果,造恶因得不可爱果。行者切切不可迷昧此真心循现万物的因果规律!  ()空不空藏——不变随缘,随缘不变  如来藏其体是空,其用不可随缘,犹如虚空体非群相,可是虚空是不拒绝所有一切相,在其中自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01862541.html
  • 《华严经》与普贤菩萨思想

    清楚。普贤菩萨所得“三昧”称“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”。三昧,又称,意为正定,是禅定的一种境界;毗卢遮那即法身佛;如来藏,即众生恒常不变的成佛的本性,与法身佛同义。就是说,普贤得人此三昧就包藏了...以福城做根据,并提到当地的大塔,便可了然。  最新出版的魏道儒博士的《中国华严宗通史》则云:  与其说《入法界品》产生于南印度或最早流行于南印度,不如说它出自印度以外的  “东方界”人士之手。“东方...

    李富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10462809.html
  • 神通不是道

    所以功德最大。心相续能够不知昼夜住于禅定中,也远不及认识平常心的重要,因为普通的禅定是与世间相共的,不能解脱生死大事。  依四种灌顶渐次修习生起次第法,知触相、知声相等皆是五方佛自性,甚至面见...就是化身。如此,身本具的禅修无造作、无修饰、无整治法尔现前。   利益众生之九种观察  华智仁波切   任何一位已受清净菩萨戒的菩萨,除直接或间接利益众生外,无有余事。但若不了解利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04462947.html